落地、复制、融合 5G如何创造更大价值

来源:通信产业网

日期:2021-09-26 17:38:34

分享:  

从快速部署到应用落地,历经两年商用,5G发展已渐入佳境,而在坚持适度超前的背景下,5G建设如何匹配5G应用的发展路径和节奏,创造更大的价值,正引发全产业链的持续思考。

  9月22日,在2021北展媒体预沟通会上,华为中国运营商业务部副总裁黄雒蒙指出,5G商用两年,在个人消费和产业应用上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,并且与云、AI融合创新,带动消费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,创造了越来越大的商业价值。

  渐入佳境:5G价值持续提升

  数据显示,截至8月,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103.7万座,占全球5G基站总数超过70%;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的地级市,以及95%以上的县城城区和35%的乡镇镇区;5G用户突破5.39亿,渗透率超过35%;在用户快速增长的同时,5G用户ARPU值也保持了正增长,平均增长幅度为4.9%。

  在5G生态上,5G To B终端生态持续丰富,截至目前已有超过90类5G模组和140种行业终端,5G模组的价格下探到500元,工业Dongle的价格低于2500元。工业模组和终端价格的进一步下探,将有利于5G在垂直行业的规模部署和应用,三大运营商在实际商用落地了约5000个项目,在矿山、钢铁、石化、制造、港口等首发行业深入行业核心生产流程,5G专网支撑了上千个项目的商用落地,5G的商业价值进一步提升。

  “从整体产业来看,这一年部署5G应用的企业已不仅限于行业龙头企业,越来越多的中型企业也在深度应用5G。”黄雒蒙指出,我国5G网络规模和应用都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,5G业务实现良好价值增长,当前的业界共识是5G建设应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,匹配5G应用的发展路径和节奏,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
  5G+云+AI:打造规模复制落地范本

  自2019年5G商用以来,产业链便不断在5G To B领域探索创新案例和商业模式,加速场景落地。

  黄雒蒙指出,对行业客户而言,5G联接是加速器,通过联接实现数据的加速流动,但云+AI是变革器,更智能和高效的处理数据,才能让数据产生增值。“5G是一张可信、可靠、可承诺的移动网络,云是数字世界的基础平台,AI能够让机器经训练后具备一定的视听感知和思考能力。5G可以使云、AI能力实时赋能到边侧与端侧,实现让计算无处不在、让智能无所不及。”

  目前,以5G、云、AI融合的解决方案打开了数十个细分场景,十多个行业已经开始应用这些方案,为行业客户带来了巨大价值。

  以钢铁行业为例,华菱湘钢将废钢定级、钢表面质检、自动转钢这些高人力、高危险的工作实现了无人化、智能化,三个场景分别为钢厂提升产值1亿元/年、收购成本节省1500万/年、质检缺陷检出率提升30%以上。

  在汽车制造业,爱柯迪将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表面缺陷、瑕疵、倒角面和孔径测量这些三维复杂形状、细微缺陷、人眼难以分辨的工作实现了少人化、智能化,目前实现的单个产品AI质检场景为工厂节省成本120万/年,降低产品误检率15%,提升单产品周转率20%以上。

  通过总结5G To B高质量规模发展的特征,华为归纳出“应用场景可复制、解决方案可复制、生态可复制”。

  一是场景可复制。垂直行业需求虽然千变万化,工业流程和需求各不相同,但5G场景是可以通用化和标准化的,我们总结了行业的10+通用场景,在多个行业都可以做复制推广,这里既有AGV、数采、视频监控这些规模用的简单场景,也有远程控制、机器视觉这种强刚需的硬骨头场景,更有高精度定位、PLC控制这种高挑战的金刚钻场景。

  二是解决方案可复制。我们总结了8+的基线解决方案能力,比如500Mbps+的大上行解决方案、20毫秒的低时延解决方案,AR双发选收、MEC风筝高可靠方案等,这些解决方案基线在多行业多场景都是通用的方案能力。

  三是生态可复制。生态包含两大类,一是模组、行业终端这些各行业通用的生态能力,比如工业CPE满足温度、湿度等高可靠性的连接诉求,工业网关可以满足协议转换等高阶能力,这些通用的终端已经在5000+项目中,落地了15万台以上。还有一类是AGV改造、远控改造、AI ModelArts训练算法,这些软硬件生态也在500+的项目中做到了可复制的拓展和落地。

  “融合聚变”:迈向商业成功

  据黄雒蒙介绍,华为此次以“融合聚变点亮未来”为主题参展,融合的就是华为的网络业务,主要包含无线、光、IP三部分的融合,帮助客户实现商业成功。

  “要让路等车,不能让车等路”已经成为业界共识,而全光网络的建设,就是让这条路变成高速公路,直通到每个家庭、每个城市和每个区域,实现全光融合,为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打造近在咫尺的数字世界高速入口。

  在数字中国的建设浪潮下,全光网络已经在数字经济、数字政府、数字社会等领域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,帮助政企提升了联接速率,同时也提升了联接的品质,为城市的数字化演进与转型构建了一条全光的信息高速公路。

  根据IDC《Future Scapes2020》预测,到2025年,85%的企业新建数字基础设施将部署在云上。企业上云应用也从初级阶段的门户网站、电商系统等互联网应用,逐步发展到关键信息系统、核心生产系统上云。而在传统网络中,云和网是独立规划、独立建设、独立运营的。网主要用于联接,云提供服务,云和网之间尚未实现高度融合。

  而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,需要云网融合,实现“网调云、云调网”,企业才能“好上云、上多云、用好云”。

  而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创新的起点。目前,三大运营商的IDC已完成IPv6改造,IPv6将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升级。基于IPv6的IPv6+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体系,也是华为智能云网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。

  黄雒蒙指出,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渗透对ICT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一方面为ICT产业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与市场空间;另一方面也迫使每一个产业参与者,唯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追赶上产业前进的步伐。


注:文章源自网络,若侵犯你的隐私与权利,请联系测速网客服进行下线处理。    

网速管家测速网(SpeedTest.cn)开发的专业网速测试和网络工具应用,在全球拥有数千测试节点,在国内全面覆盖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广电、长城宽带等大、中、小运营商网络,每年为1亿+人次,提供5亿+次的网速测试和其它测试服务。测速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网速测试、网络测试、宽带升级、Wi-Fi信号检测、4G检测、5G测速、路由器检测、Wi-Fi安全检测、游戏测速、视频测速、IP查询、手机号码查询等服务,全方位解决网络问题,优化网络性能,提升上网体验。  

 扫码下载网速管家APP

马上安装网速管家APP,为你的网络加速

点击此处,一键测网速!